Wednesday, April 22, 2009

要跳得高必须先弯腰

重听很多年前“今夜私房话”出现的嘉宾李飞彤(T)谈论职场心态课题,放在现在经济不景时刻,还挺受用。

李飞彤(原名李旭)著名激励讲师,出过许多著作,包括《炫出自我》、《别让口才误了你》、《会说才有竞争力》等,还有系列有声书。


~~~~

T:每个人从学校出来都是趾高气昂,希望能够在职场上一展长才,把自己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发挥在工作上。更希望工作上能够遇到伯乐,让他发挥淋漓尽致。事实上,这样的机会很小。

绝对很少人是直接能把你所学的用在工作,如果是那样当然很好。可是现在社会工作上和我们在学校所学的东西,未必能够画上等号。你必须不断慢慢连接,做一些转换,甚至一种重叠,最后会找到中间还有相联,甚至辅助你下个工作或现在的工作,最后得到你要的那个部分。

L:也就是说,你是专才的同时也要做到通才?

T:通才是每个人都要。要懂得涉猎资讯。就如说做广播,不能只是我很专业的做广播,不能不了解广播以外的东西,那很可怜,变成闭门造车的广播人嘛,只懂得对着麦克风讲自己知道的东西,但外面人可能都不喜欢你说讲的。丽思,你是哪科毕业的?

L:和你一样。

T:中文系,为何当广播员,其实是有一点点连贯,可能学中文的,讲话会讲清楚一点。后来为何会走广播这条路?

L:偶然机会。

T:对,偶然。发现在做广播的过程中,过去的文学底子都可以慢慢用上来。

L:对啊。

T:那以前你们中文系毕业有想到出来能够做什么?

L:常常有人问我们这个问题,教书嘛……

T:以前我们在中文系有很多学长学姐,他们说以后要教书,当导师最好,一个月几万块钱。但人各有志。

现在思考的层面,不是说马上跳过那过程找到那个结果。如果没有过程,其实你未来的结果不是特别甘甜的。像我自己就是这样,过去所累积下来,很多东西是慢慢结合,而且能够结合非常好,用起来还舒服,不会违背自己的想法。我觉得这就是最快乐的事情,总好过如果我一开始就是想要一步登天,得到我的抱负,得到我的理想。我觉得现在的人很少,除非父母亲有家财万贯让我们实现梦想,否则的话要看自己的机遇。

L:有的时候要懂得变通一下。不要只是往胡同里钻。对自己的工作,对自己未来的发展,可能在20多岁刚出来社会时会非常执着,学那样一定要做那样。若来到40岁还是这样,只能是用悲惨来形容。

T:那就会是中年转业危机。很多人从学校出来,会有一种情况,眼高手低,因为大学生比较自大的,觉得自己不少学问。其实我过去的一个大学同学,她觉得文字表现的能力很棒,结果想说不要当老师,因为我们是唯一创作组,她说要去做记者,她要用锋利的笔调报道事情。她经常去应征,但发觉应征她的都不是很大的报社,她就觉得很奇怪,觉得自己怀才不遇,别人瞎了眼睛,看不懂我的文字,现在社会应该像我的笔调-锋利。

后来过了一阵子,听到她跑去电视台当记者,她还是觉得自己访问别人的口才很好,却没想到分她到最不喜欢的经济线,跑经济及商业。她很生气为何没有好运气在自己的身上,她做了半年就不做了,觉得达不到抱负,干脆出国读书。读了2年,拿了新闻系硕士,觉得自己更棒了。她又开始应征,结果发觉到结果与两年前出国的情况是一样。

L:同样感觉怀才不遇。

T:对,她觉得自己怀才不遇。甚至觉得台湾根本没有进步,为什么2年前没有人看重她,两年后还是这样。后来我跟她说,你有时候要调整一下,不要总觉得自己很棒,因为在经验背景上你不是最好,别人未必看重你的学历,他要你跑新闻线上实际的经验。也许你的文笔好,但应考官未必喜欢,但慢慢更多人看到,你就必须坚持坐下去,别人才会看到你。她若有所思地收敛一点,半年后再联络,她稍微好一点,去了一家她想去的电台。

还有一位小时玩伴,她小时候不是很乖。她是念广播系,念书时当过导播、副导播、编剧,她的能力很强,但出来后没想过要当这些事情,她只想找个安定的工作,慢慢累积就好。她按部就班去做,后来到了台湾电视公司当监看,看了3个电视台7年,要记录节目听观众牢骚。她下午才上班,她的生活颠倒,但不以为苦。我就问她,你能这样做7年不简单。她说这就是工作,学嘛。她说,学我的耐性。当时感觉她在卧薪尝胆。后来内部招考节目部导播,不过有内定,她觉得正常,只是靠实力看能拿几分。没想到她的分数后来流到新闻部去,新闻部觉得她成绩不错,专业不错,就问她要不要到新闻部当副导播,当然愿意啊。她就去了,她一跳就是副导播,现在快当导播。

我有问她到底看电视能学到什么。她说,其实看电视可以学到很多,如果真的希望从这方面走的话,你真正到导播室你根本不敢动,机器太多,你要反应快,脑要有很多画面出现。她在看3台电视,从别人的导播怎样处理画面、怎样运镜,她去记,而且认识更多人,会去请教,最后她的实战经验比别人强,她脑筋有很多节目画面,任何东西进来可以灵活处理,反应很快。新闻一出去,她反应都很快,她那几年看电视,不是看好玩的,都在学习。

L: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\;

T:真的是这样。有些人以为在学校学到很扎实,但是进入社会职场,你可能是零分,你需要很多经验辅助你,你才能变得很好。

L:要放下自己的身段,累积经验,然后再将自己学的东西变通一下,可能就产生另外一个行业出来,也说不定。

T:要跳得高必须先弯腰。要从零开始,慢慢扎根打起。很多人从学校出来还真的要多磨练一下。如果一个从学校出来的,我很鼓励他去走业务推展的路线,至少2、3年,把自己磨得圆润一点,懂得面对客户,面对陌生人,面对市场,更清楚面对自己,在面对挫折时遭到客户拒绝时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,不会说这个社会亏待我,没有得发挥。

社会奇大无比,人才其多无比,你怎么说你是最好,每个人都有梦想理想去实现,但你有什么本事去实现。所以我很鼓励从学校出来,最好从业务线上开始,把傲气磨掉,懂得与人相处的技巧,说话的技巧,接受挫折的耐力,有业绩压力的耐力。当磨练地差不多时回到自己的专业时更成熟。要多吸收社会上的历念,就算是不喜欢的,你也吸收,未来可能是你要的。一个人专注投入在某个行业当中,去吸收,未来可能成为你很大的资源背及资料,你要的时候随手可得。

21-11-97

Wednesday, April 15, 2009

时间之河

重听Kevin Kern的音乐,还是那样的舒服及温暖。柔情的钢琴声抚慰了烦躁的心灵。

曾经认识一位喜欢Kevin Kern作品的家族,就是喜欢这位新世纪音乐钢琴大师的和谐音符,洗涤了疲惫的心灵。

虽然时间总会过去,不过却有这些优秀音乐大师的作品一直陪伴着我们的记忆,永垂不朽。






Beyong the Sundial (时间之河)










In My Life (珍爱今生)










Summer Daydreams (夏日梦舞)

Wednesday, April 8, 2009

等待的月台

睡前小说-20/4/1998

桃园火车站的候车室,时常坐着一位打扮齐整的中年妇人,手里抱着一个老式皮箱,游目张望,似乎在期待什么。

他先注意到的不是那妇人,而是皮箱,那皮箱的外表已经完全剥落了,露出皮革粗糙的粒子,皮箱四周镶着红铜的边,他一眼就看出,那曾经是非常精緻而且牢固的皮箱,但皮箱的那个时代彷彿已经消逝了。

第一次见到妇人,是他高中的时候,每天夜里从桃园通车到台北补习,深夜十一点回到桃园,妇人总是准时地坐在候车室的木椅上,等待着的姿势,不安的眼神,端整的打扮,好像在等待着某一位约好的人。起先,他没有特别留意她,可是时间一久,尤其是没有旅客的时候,妇人就格外显得孤寂。

有一天,他终於下定决心,在候车室等待那妇人离去,一直到深夜落雨,一直到淩晨一点,妇人才站起来,走到候车室的黑板前,用粉笔写着:「水,等你没等到,我先走了。英留」。那时他才知道,原来候车室长久以来的这则留言,是出自那个妇人。

英是她的名字,水呢?应该是一个男人了,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呢?像水一样地流走?后来,车站的老人告诉他,妇人已经在候车室坐了二十几年了,有人说她疯了,可是她从不说话,也不知道真的疯了没有。有人说,曾看见她打开皮箱,箱里装的是少女时代的衣服。大部分的人都说,在二十几年前的一个夜晚,英和她的水约好在车站会面,要私奔到某个不知名的地方,可是叫水的那个男人却缺席了。

但是,英与水的故事真相却无人知晓,经过那样长的岁月,真实动人的质素也随一列列开过的火车逝去,成为人们窃窃的私语,到后来,甚至也没有人议论了。

他和叫英的妇人熟悉见过不少次面,才互相打着招呼,他感觉,英的微笑甚至是极老式的,廿年前的那种,还带着少女的矜持。他和英也只是如此,互相间并未说过一句话。他有时候并不立即回家,直到英在黑板上写::「水,等你没等到,我先走了。英留」,才踩着轻轻的步子回家。在路上他就想,那叫水的男子是多么幸福,竟可以获得如此深切的爱,而他又是多么可恨呀!英与水的故事,介入他年轻的世界,使他有时竟因痛心的苦楚失眠了。

有一天,他回家的时候,不再看到英的影子,问了车站的许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,这风雨无阻的妇人那一天没有来。第二天清晨,英残缺的身体被发现在铁道上,皮箱滚到很远的地方。旅客留言板上有她的字迹,只改了几字:「水,等你三十年,我先走了。英留」。

他靠在留言板的墙壁上,用力捶打自己的心口,因绝痛的心酸而落下泪来,很长很长的时间,他回家的时候总先坐在英坐过的位置,感觉英的脉搏还在那里跳动。每次他走过车站,心口就像被刀子割过。

十几年后他父亲过世的时候,他才知道父亲的小名叫做 " 水 "。

林清玄·玫瑰海岸

Wednesday, April 1, 2009

曹又方:会玩才会过生活

曾经在丽思主持的十九楼书房出现的嘉宾-曹又方在今年3月25日病逝。

最近联合报刊登一篇她替联合文学出版的遗作《潇洒过情关》所写的序文“一片丹心归于谁”,里头有感动的文字。

她在文中提到:经过了各式各样的生命历程,一个认真生活的人,终会步向生命极为和谐的境地,并且拥有适度的乐观主义。不再逃离什么、奔向什么、寻求什么,因为我们拥有了自己最为宝贵的财富──能够灵视一切的灵魂。

整理了当年丽思与曹又方对话内容,悼念这位曾经的作家。

~~~~~~~~~~~~~~~~~~~~~

L:很多作家都有很多的称号,例如两性作家,环保作家等等,但这位作家可能用一个字形容,玩心很重的作家。

C:对,非常贪玩。我还写过一本书《会玩才会过生活》,我是觉得人生在世界上关是念书或做事,难有那么苦命的。人在生活里面要有动有静、有游戏有工作,连小朋友也是一样,只会念书不会玩,聪明也会变笨,所以一定要边走边玩,边学边玩,边工作边玩。我想这就是我人生的哲学。

L:那你玩的方式,包括旅行?

C:旅行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,平常每天的日子要给自己一些甜头。比方说,今天工作很辛苦,那我要去散散心,可以找朋友喝个下午茶,可以打一通电话聊聊天,可以买一件衣服给自己,可以到山上看看风景吹吹风。我想无论是精神世界或物质世界的事,你可以让自己快乐一下。像我自己回到家不一定会开电视机,也许会听一些音乐,每天要给自己好的东西,奖赏自己。

L:在旅行过程,你写了很多的文字。

C:我喜欢旅行,只要没到过的地方,我都有兴趣去。有些我喜欢的地方,我会去很多次,如马来西亚我来了4次,巴厘岛我去了5次,欧洲我去了算不清楚几次,会常常去心里面想去的地方。日本,我也喜欢去,北海道我也去了3次,还是很想去,不同季节去会感受不一样。我去巴厘岛5次,每次玩的都不一样。

L:记得你说过,巴厘岛很容易让人迷失,却是最好迷失的地方。

C:对。我觉得那最适合迷路的地方,迷路可能有意外惊喜。它风景总是那么漂亮,一个旅馆里面有各种艺术品,总之目不暇给。

L:在旅行中,是否会激发你创造?

C:我想都有,无论散文、小说或专栏也好,常常在旅行的时候,某个场景或气氛会勾勒出一些想法,很多小说、散文或杂文的构思都会从旅行得到灵感。比方说,我去以色列时,那时候我一直对圣经里面的故事,上帝要毁多玛城时,上帝跟罗得说可以逃命,但不可回头看,可是罗得妻子却回头看而变成盐柱。我一直没有看过盐柱,结果跑去死海去,才知道盐柱是什么,因为那里海水的浓度很浓,盐分很高,被太阳一晒就变成盐结晶,一根根的柱子。后来想为何她回头看就会变成盐柱,结果在死海的岸边要离开的时候终于想到,人生的旅程不
断的回头和不断懊恼,是不会改变历史,回头是没有意义的。罪恶之城已经毁灭了,不用回头看,所以我终于自己理解。这是具体的故事。

L:若说你到一个地方去,可能历史及地理环境告诉你实实在在的发生了什么事。

C:一点没错。可以印证很多事情。

L:作为一个作家,会加上自己的想象空间,于是事情就有了更新的发展。

C:对对。就会有很多。无论是温故,还是知新,总而言之,你会有很多想法。

L:既然十九楼书房来了一位玩心很重的作家,可以告诉我们从一个观光客到旅游者,再到旅行家,分别好大。虽然看起来一样,事实上不一样。

C:的确是。观光客的义务是受骗,白白花花钱,旅途劳顿,空手而归,这就是观光客。你一副傻里傻气的样子,你拼命购买东西,买到自己不胜负荷。那时候我记得我去南美洲,其中一人从第一站买了巨大的水晶矿,他从头到尾要拎着,非常愚蠢;也有人在南美州第一站买了4粒鸵鸟蛋,就拎着那4个巨大的鸵鸟蛋,到最后还是打破了,会觉得这是很笨。观光客很多时候只是随波逐流,不晓得去到那里要做什么,看什么,所以就是白白入宝藏而空归。

一个旅行者的话,他就比较有智慧了,不会穿到很豪华的衣服或一副傻瓜观光客的样子等人来欺骗他,他已经晓得旅行的目的是什么,他比较知道旅行的技术,比如穿旧衣旧鞋,让自己看起来尽量和当地人一样,大致上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,不是那么蠢。

至于旅行家,我想他已累积经验,大致上对地方都有了解或到过了,他会变成一个更高层次的旅行人,他很了解他不再贪心。比方他要到秘鲁去,他可以去秘鲁更深度的行程,完成了解肉眼和心眼一起打开,然后把以前看到的不足之处再补足。然后,来到世界上这一趟,把这小小地球,从人文、历史、地理、民情风俗,把这世界好好透彻了解,然后好好印证到自己生活里,我想这就是一个旅行家。

L:我记得曹又方很喜欢说,做个很有风格的旅行家。

C:我想你是旅行家的话,你已建立自己的风格。

L:这段过程,你用多少时间达到?

C:我想,我从小,包括在那时候不太能够有出国机会的时候,我绝不放弃在国内的旅行,就说我不会做好高骛远做不到的事,我也不会因为做不到这事而不做我可以做到的事。我在中学时,就常骑脚踏车逃学跑去玩,从那时候就开始如何玩。我不能说我现在是非常有风格的旅行家,不过至少是旅行者,至少已经达到了。有人进度非常快,当然也要配合内在和外在,到底他心灵追求什么,真的是可快可慢的。

L:在旅行过程中,你习惯单身旅行还是跟家人同行?

C:我想各种情况的旅行我都希望。比方说,乘爱之船,我带年迈的老爸老妈,还有一家人都很开心,因为那个比较不需要坐车劳顿。比方说,去比较辛苦的地方如埃及,肯亚等,我会找志同道合的朋友。有些地方属于比较安全及大致有所了解的,如巴厘岛,伦敦,我会可能各种业务的关系,我可能一个人去,不需要配合其他人的时间。这完全看情况而定。

L:学会旅行,懂得读书,就会有很多的智慧去面对人生。

C:我常常觉得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,是获得智慧的不二法门。我觉得智慧,要从知识转化成智慧。知识不等于智慧,很多人很有知识却没有智慧,连佛教都说你要转识成智,所以旅行是把知识印证在生活里面,然后才能转化为智慧。有了智慧之后,就懂得如何过生活

L:在这过程中读了很多的书,想知道曹又方涉猎的范围?还有哪些书或作者对曹又方影响
很大?

C:这问题我最喜欢。从小到大,我都喜欢看书,不知不觉会有一个脉络。比方说,初一时把莎士比亚全集看完,还记得高一时疯狂把城里能找到的各国小说看完。不知不觉,看一本书不再是独立的一本书,这作者一定受到别人的影响,所以会牵扯一连串的名单,我都可以把这些作家画出知识树,这作家与谁有关系。各个国家,我慢慢形成有10个作家左右,都是我的经典级作家,会经常回头念他们的作品。有些作品可以随便翻起慢慢看,这些作家包括日本芥川龙之介、谷崎润一郎、美国福克纳、法国普斯……南美洲的马奎斯的东西我也看。不知不觉,你会形成跟你的文学路数比较相像的人东西,你会比较喜欢。

像有些作品如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,我就感应很深,可是托尔斯泰的作品很多人说很伟大,但对我的感应却没那么深。就是说,这就像要交朋友,你会找跟你投缘的人,看书也是,找对了你喜欢的作家,你会一本一本看下去。

L:那在中国大陆及台湾本土,那些作家是跟你气质很相近的?

C:其实,我有点糟糕,我跑去纽约呆了10多年,之后要找中文书,没有外文书来得方便,所以我这些年对我们中国人的作品比较疏离。如果要我将那个中国作家里面,鲁迅、周作人、沈从文、张爱玲的作品,我比较欣赏及熟悉。那新的作家,我比较不熟悉。台湾作家,当然他们过去早期比较成名的,我比较熟悉。

L:作为作家,经常写两性EQ话题。既然能够写到,可能已做到,因为从生活上的体验已经丰富了很多这方面的经验。

C:所以我觉得那些作家会关心那个题材,那的确是与他本人有很大关心。身为女性,其实我在纽约的10年,我破除两个大的情结,一个是性别的情结,虽然我家有2个女儿都没有受到性别的歧视,因为我父亲要培育我为不错的人,可是到了职场后,我做总编辑的工作,薪水和职称永远只是副总编辑,非常不平。我和老板去开会,他都会假装我是他女秘书,这令我很愤恨。那时性别意识觉醒,我慢慢在纽约突破性别情结,就是因为我为什么要自怨自哀自己是女性,可是慢慢解释两性的制度,不是我们这代人亲手制成的。每个男人和女人,是天生的性别,有生理、心理,也有社会、文化及各种观念影响我们对性别的反映,所以我就想,男人都全力以赴了,你还在想女人真倒霉,所以我突破了这情结。

我在想,如果以前男人对女人不公平,那你现在把不公平向身边男人算帐,他们也无法负起这责任。或者倒反过来,女生欺负男生,那要几辈子才能两性平衡?我突破这件事。我有先天的持平的观念,觉得自己写起两性的东西比较不会站在女人的角度,骂男人,也不会站在男人角度骂女人。我觉得我不会,我从早年我是妇女运作工作者开始,我所强调的是两性和谐,因为彼此是自然深刻需要,绝对不能打压,这是我很早就领悟的事情。

L:在环保和心灵运动上,曹又方也做了很多的努力。

C:我们这个时代,所有的乱象,无论政治、经济,无论两性之间的问题,台湾各式各样情杀案不断发生,有人说爱得深才会这样,我是觉得暴力和自毁与爱是差十万八千里,这种乱象来自我们的心灵,我们的心灵里面一团乱,所以把地球也弄成一团乱。我听尼采讲一句话,地球有一层皮肤,这皮肤有病,其中之一便叫做人。非常深刻。我想,人类怎么那么可怕,把森林弄坏,把人心也弄坏,把政治经济文化变成国与国对立,每天要花100万的军费,这些军费可以拿来没有饭吃的国家的人吃饭。

这些是怎么来的,其实是你的价值观和心灵出现问题,才会变成强取豪夺的社会。所以会发现要从每一个人的觉醒,这种觉醒的人达到灵界的数量的话,整个地球和人类都会有所改变,这也是我从事心灵环保、外在环保的原因,发现问题处在我们的人心。

L:写了50多本书,在这过程曹又方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

C:我想,自己一边写作一边成长,因为你写作一定写你关心的话题,其实我并不是那么关心要强调两性议题或环保议题,因为你自己一路走过来你发现这是你所关心的问题。我说,这个时代的女性,我们无法从妈妈祖母那里得到我们这个时代所迫切需要的智慧,因为他们的时代跟我们的时代非常不一样。因为那时候他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,经济也不独立,他们所面对的委屈还求不了权。我来到这里时接待我的小姐问,马上来到21世纪,我们女性要怎么办。我跟她说,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。她说,她喜欢画画,可是画画不能谋杀啊。我对她说,其实不要以为谋生就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,即使一开始的物质需要可以降低一点,也是可以借由你喜欢的事来谋生。比方画画,你可以教学生、可以做美术设计,不见得与你想画画那么遥远。

我喜欢文字,不可能第一步就是作家,我就是做编辑,编辑与写作也没那么遥远,20年下来你也会累积一些成果。就是别人不认为你成果,最重要是你做你喜欢做的事,一辈子把潜能才华发挥出来,那你就是成功。成功的定义自己定,所以就这样做,懂得变通。##

13-12-1998